办事指南Guide to

政策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政策法规

定了!“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基层”为今年社会工作宣传活动主题!

发布日期:2022-02-22 作者:钦州市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点击:

民政部近日印发通知,确定于3月17日—31日组织开展2022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宣传主题为“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基层”。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推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


图片


今年的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对于宣传内容、宣传活动等均有新要求。

在宣传内容上,除了要宣传社会工作基本知识、政策法规、发展成果,社会工作领域先进典型、有代表性的服务项目,优秀社会工作者感人事迹外,还要求宣传社会工作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做法,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成果,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的意义和作用,“五社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等。

在宣传活动上,要求各地积极联动各类媒体资源,广泛发动社会工作行业力量,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场所宣传,强化社会工作职业激励,开展社会工作教育活动和“全屏社会工作宣传活动”等。同时,要求各地精心组织、突出特色、严格管理。


图片



宣传主题


五社联动聚合力 社工服务暖基层


活动目标


团结带领广大社会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展示社会工作发展成果,让社会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价值,了解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营造社会工作良好发展环境,激励广大社会工作者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活动时间


2022年3月17日—31日。


宣传内容


各地宣传活动应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一)社会工作基本知识、政策法规、发展成果;

(二)社会工作领域先进典型、有代表性的服务项目;

(三)优秀社会工作者感人事迹;

(四)社会工作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做法;

(五)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成果;

(六)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的意义和作用;

(七)“五社联动”助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宣传活动


各地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下列宣传活动为重点,创新开展具有特色的宣传活动。

(一)积极联动各类媒体资源。发动各地新闻媒体,以社会工作助力基层治理、兜底服务、“五社联动”等为重点,综合使用新闻报道、公益广告、微电影等形式,全面、深入总结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宣传推广好的做法,进一步提升社会工作的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

(二)广泛发动社会工作行业力量。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等全国性社会组织要制订方案,广泛动员会员单位、个人及相关组织,开展全国层面社会工作理论研讨、实践总结、案例推介等活动。各地民政部门要指导地方各级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联动广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高校社会工作院系、在校师生等,开展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打造本地社会工作宣传品牌。

(三)做好社会工作服务场所宣传。通过在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和有关学校、医院等场所中,标明、张贴、悬挂社会工作服务场所名称、服务内容、服务清单、服务人员、服务流程和联系方式等形式,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畅通社会工作服务渠道,规范社会工作服务行为,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

(四)强化社会工作职业激励。挖掘社会工作服务典型案例和优秀人物,加大优秀人才表彰力度,选树一批政治过硬、躬耕基层、能力突出的优秀社会工作者,激励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锤炼本领、加快成长。开展各类、各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选拔培养活动,优化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方式。积极引导慈善组织设立基金,加大对社会工作者的激励和扶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提升社会工作者职业待遇水平,强化保障力度,增强社会工作职业吸引力,进一步提振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信心。

(五)开展社会工作教育活动。针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等开展普及教育和继续教育。引导各类高校社会工作专业院所丰富课外实习、实训或实践活动,深入学习掌握社会工作最新发展成果,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

(六)开展“全屏社会工作宣传活动”。广泛利用电视、电脑、手机屏幕,地铁和公交移动显示屏、公共场所LED显示屏、楼宇显示屏等,开展社会工作宣传,播放宣传标语、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推介社会工作项目。利用各类网络媒体和微博、微信、客户端、视频类应用等新媒体播放宣传短视频、公益广告等。





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中国社会工作